您的位置:中国创氪网 >> 生活家 >

新能源工商业移动储能电源及系统市场规模及应用场景分析

来源:网络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以及中国“双碳”目标引领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工商业移动储能电源及系统作为新型储能产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市场规模的动态变化以及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与前景。

一、市场规模分析

从全球视角来看,移动储能系统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报告,全球移动储能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582.8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1561.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15.12%。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和制造业中心,在这一市场中的增长速度预计将超越全球平均水平。

聚焦到中国新能源工商业移动储能电源及系统这一细分市场,其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该细分市场主要涵盖具备移动能力的工商业储能设备以及功率和容量达到工商业级别的高端移动电源。

回顾市场发展历程,2023年,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活动的全面复苏以及分时电价政策的广泛推行,市场需求开始逐步显现,当年市场规模约为3.4亿元。2024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商业模式的日益清晰,市场正式步入快速增长通道,规模预计达到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0%。这一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和性能提升,以及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

展望未来,若以2023-2024年的增长趋势为参考,该市场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过,实际增长情况仍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创新的速度、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以及政策导向的调整等潜在影响因素。

二、应用场景分析

(一)工业园区场景

峰谷电价套利:工业园区内企业生产用电量大,且用电时段较为集中。通过配置新能源工商业移动储能电源及系统,企业可以在电价低谷时段进行充电储能,在电价高峰时段放电供生产使用,从而有效降低用电成本。例如,某电子制造园区,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将移动储能设备充满电,白天生产高峰期利用储存的电能进行生产,每月可节省大量电费支出。

应急供电保障:工业园区内企业生产连续性要求高,一旦停电将造成巨大损失。移动储能电源及系统可作为应急电源,在电网故障或突发停电时迅速投入使用,保障关键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停电带来的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如化工园区,在遭遇突发电力故障时,移动储能设备能及时为关键反应设备供电,避免生产事故发生。

(二)商业综合体场景

电力削峰填谷:商业综合体中各类商户营业时间集中,用电负荷在高峰时段较大。利用移动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期充电,高峰时放电,可缓解电网供电压力,同时降低商业综合体的整体用电成本。像大型购物中心,在夜间用电低谷时对移动储能设备充电,白天营业高峰时使用储存的电能,减少高峰时段从电网的取电量。

活动用电支持:商业综合体经常举办各类促销、展览等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需要额外的电力支持。移动储能电源及系统可灵活调配,满足活动现场临时增加的用电需求,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供电线路,节省时间和成本。例如举办大型车展活动时,移动储能设备可为现场照明、展示设备等供电。

(三)分布式能源配套场景

光伏储能协同: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新能源工商业移动储能电源及系统可与光伏组件配合使用。在光照充足时,光伏组件发电并为移动储能设备充电,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在光照不足或用电高峰时,储能设备放电,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提高光伏发电的自发自用率,减少余电上网。如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移动储能设备有效解决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保障用户用电稳定。

风电储能互补:对于分布式风力发电项目,移动储能系统能在风力发电过剩时储存电能,在风力不足时释放电能,平滑风电输出功率,提高风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其更好地接入电网,为周边工商业用户供电。比如在一些小型风电场周边的工厂,移动储能设备保障了工厂用电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新能源工商业移动储能电源及系统凭借不断增长的市场规模和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正在成为新型储能产业领域的重要力量,为工商业发展和能源利用带来全新的模式和体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中国创氪网-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 RSS订阅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氪网 版权所有

邮箱:jokerdeyouxiang@sina.com